優質的服務流程
· quality of service processes ·
需求溝通傾聽客戶需求,了解用戶使用環境和現場工況
方案設計根據現場實際工況,針對性出具解決方案
合同簽訂技術和商務規范確認,簽訂合作協議
產品制作選擇最優質的元器件,嚴格按照技術協議
調試安裝現場規范安裝,靜態動態調試,分析儀運行
售后服務后續維護,持續跟進,終身維修
山東濟南市槐蔭區太平河南路1567號均和云谷濟南匯智港6號樓
一、VOCs廢氣防治設施“不正常運行”的幾類情形
(一)程序性違規:啟停順序錯誤或未同步運行
未按順序啟停設施
情形:生產設施啟動前未先開啟VOCs治理設施,或生產設施停機后未繼續運行治理設施處理殘留廢氣。
法律依據:《大氣污染防治法》第二十條第二款(禁止不正常運行設施逃避監管)。
設施與生產設備未同步運行
情形:生產過程中VOCs設施未全程開啟,或間歇性停運且未及時恢復。
法律依據:同上。
(二)功能性失效:關鍵參數失控或維護缺失
關鍵運行參數異常
情形:VOCs治理設施的關鍵運行參數(如溫度、pH值、吸附劑性能等)超出設計范圍。例如,活性炭治理設施的溫度、pH值不達標,或RTO溫度不足760℃。
法律依據:《大氣污染防治法》第一百零八條(未保證設施正常運行)。
未及時維護或更換耗材
情形:未定期更換活性炭、吸附劑或吸收液,或未修復破損設施(如噴淋塔破損、風機故障)。
法律依據:同上。
(三)故意逃避監管:主觀放任或拒不改正
明知故障仍繼續生產
情形:VOCs治理設施損壞或失效后未停產檢修,繼續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氣。
法律依據:按“逃避監管”定性,適用《大氣污染防治法》第九十九條第三項。
未實施應急措施
情形:VOCs治理設施故障時未啟動替代措施或應急處理設備。
法律依據:要求同步設置應急設施或停產。
(四)未建設配套或應急設施
未配套必要治理設施
情形:生產環節應配未配VOCs設施,如未按環評要求建設廢氣收集系統。
法律依據:《大氣污染防治法》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(未安裝設施)。
二、企業應對策略
(一)加強設備管理
建立設備運行記錄
詳細記錄VOCs治理設施的啟停時間、運行參數、維護情況等,確保設備運行的可追溯性。
定期維護與檢查
制定并執行定期維護計劃,及時更換耗材(如活性炭、吸附劑等),修復破損設備,確保設備處于良好運行狀態。
(二)規范操作流程
培訓員工
對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,確保其熟悉設備操作流程,嚴格按順序啟停設備,確保設備與生產設備同步運行。
制定應急預案
制定VOCs治理設施故障應急預案,明確應急措施和責任人,確保在設備故障時能迅速采取措施,減少廢氣排放。
(三)強化法律意識
熟悉法規要求
企業應熟悉《大氣污染防治法》等相關法律法規,明確自身責任和義務,避免因無知而違法。
主動自查自糾
定期開展內部自查,及時發現并糾正不正常運行行為,避免因違規行為受到處罰。
(四)積極溝通與整改
主動報告問題
一旦發現VOCs治理設施存在問題,應立即向環保部門報告,并采取整改措施,避免因隱瞞問題而加重處罰。
配合檢查
積極配合環保部門的檢查,如實提供設備運行記錄和維護情況,展示企業的合規態度。
三、案例分析
案例一:某化工企業因未按順序啟停設備被處罰
某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,未在生產設施啟動前開啟VOCs治理設施,導致廢氣未經處理直接排放。環保部門檢查時發現這一問題,依據《大氣污染防治法》第二十條第二款,對該企業處以罰款,并要求立即整改。
案例二:某企業因未及時維護設備被處罰
某企業在生產過程中,未定期更換活性炭,導致VOCs治理設施運行參數異常,廢氣處理效果不達標。環保部門檢查時發現這一問題,依據《大氣污染防治法》第一百零八條,對該企業處以罰款,并要求限期整改。
四、結語
VOCs廢氣防治設施的正常運行是企業履行環保責任的重要環節。企業應高度重視設備管理,規范操作流程,強化法律意識,積極溝通與整改。通過這些措施,企業不僅能夠避免因違規行為受到處罰,還能提升自身的環保管理水平,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